曾经与吉利齐名,如今两次骗补被罚数亿,还召回6000余辆,危机四伏
为什么那么多人不愿意买新能源车,除了缺电恐惧症外,另外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严重质疑新能源车的安全问题。我们所熟知的特斯拉、野马、北汽新能源等都发生过自燃。据不完全统计,仅今年上半年就发生过10起新能源自燃事件。
而前不久在京港澳高速上发生的一起新能源被追尾事件,又折射出什么样的安全隐患呢?
事件经过是,杨某某驾驶豫A556**号重型仓栅式货车,由南向北行驶至京港澳高速公路(漯河段)上行786KM+850M处时,追尾撞上唐某某驾驶的豫AD372**号小型新能源汽车(力帆650EV),造成两车不同程度损坏。经查,现场并无货车刹车痕迹,司机投案后称,事发当时因疲劳驾驶,没有注意到该超低速行驶的小汽车。据新能源汽车驾驶员唐某某说,其从驻马店上高速,当时车辆显示能行驶175公里,行驶到事发路段时,因电量不足加不上速,便由第二车道变道至第四车道,www.444447.cc,想到服务区充电,而后被货车追尾,导致小车乘客一死一伤。
这原本是一起看似比较简单的疲劳驾驶引起的追尾事故。可就因为被撞车辆为新能源车,且其变道原因为里程表显示能行驶175公里,却突然显示电量不足加不上速。一下子把矛头引向了“纯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准不准?”那如果换做是传统燃油车出了故障要减速变道发生了事故,舆论还会如此高涨吗?
小编的本意是为新能源“洗白白”,可没想到随着对力帆的深入了解,发现此事故是偶然中的必然。
起大早赶晚集,骗补、召回失信任
提到力帆汽车,大部分都是陌生的。其实,力帆的前生是以摩托车起家,后来转型生产汽车,起步时间与吉利相当,只是如今却逐渐的被边缘化。
力帆汽车涉足新能源也很早, 2007年在上海、河南就成立了电动汽车公司,并在2014年有产品上市销售,但并未取得销量上的反响。2015年力帆汽车发布中文名为智蓝战略的新能源战略,开始走向新能源转型道路。新能源的黑历史才真正的浮出水面:
2016年力帆因为数千辆新能源汽车电池标示不符的骗补行为,被国家财政部处罚过亿。
2017年2月,力帆再次出现在新能源骗补的企业名单中,而当初入选的两款新能源车也早就全面停产。力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被收回,还因为骗补被处以超过亿元的罚款。
今年6月,力帆新能源车召回部分330EV1、330EV2、650EV1三款纯电动车,共计6431辆。
标签 力帆 新能源 用车 行车安全 汽车花边